宅基地是我国农村地区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是农民居住和生产的重要基地。为了保障宅基地牢靠性、可持续性,我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确权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首先,从时间上看,我国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至今已有13年的时间。在这13年的时间里,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了对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的支持。同时,各地也相继展开了实地工作,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摸底、调查、核实和登记,逐步实现宅基地的规范管理和确权落实。
其次,从工作成果来看,我国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4月,全国已累计确权宅基地1.43亿宗,覆盖农村家庭户数1.1亿户。这些确权的宅基地具有合法、稳定、可持续的性质,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最后,从工作方式来看,我国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现场核实、网上审批、自愿申报等。这些方式为确权工作提供了便利,使得工作更加高效和便捷。
总之,我国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过在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和各地工作的持续推进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农民保障了基本权益,也为农村地区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