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也是对社会公共财产的盗窃和破坏。它应该得到严厉的处理和追究责任。
在我国,挪用公款的门槛比较高,一般指数额达到一定的金额,才会被认定为挪用公款。具体的金额大小,一般由法律法规或审判实践来确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大于20万元且不超过100万元,该行为属于“巨额”,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该行为属于“特别巨额”,可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挪用公款行为,社会应该保持高度的关注和监督,加强公职人员廉政建设和监管力度。同时,如果发现这种违法行为,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和揭露,共同维护公正和公正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