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个人或集体所占有的土地,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因为它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保障农民权益和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一些地方的农村宅基地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首先是宅基地边缘利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村庄离城市越来越近,宅基地的价值也随之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宅基地边缘化”现象。很多宅基地的产权没有规定及时行使,而是任由村民调包卖给他人,甚至挂靠地产商非法开发,导致被非法占用或挪用。
其次是宅基地的规模和分配的不合理。一些地方的宅基地分配存在唯土地权,不考虑实际生产情况和家庭人口,导致宅基地滞留和闲置。而且还存在着一些人将宅基地卖给有钱人,让别人占地过活的情况,使得真正需要土地的农民无处落脚,妨碍了农村发展。
最后是宅基地管理不规范。在一些地方,整个宅基地的管理还没有真正得到重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找不到宅基地的责任人,不知道宅基地的使用情况,很难维护宅基地规模、用途和产权的稳定性和真实性,造成了一些宅基地的流失。
为此,应该加强对宅基地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宅基地分配。对于那些宅基地有闲置、挂靠、占巢等问题的要加强查处,严肃追责。另外,应该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维护和保护制度,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这样才能推进农村土地的真正解放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