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农民或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从集体土地中划分的一定面积用于居住和生产经营的用地,是农村家庭的固定住所。宅基地通常不可转让,但可以过继给亲属或家庭成员。
在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是通过户口实行的,即所有的农民宅基地都与其户口绑定。因此,农村宅基地可以继承给自己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等。继承时需要办理相关手续,比如申请过户等,需要符合当地政策和规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继承人只能享有使用权,不能转让或出卖。此外,在过继宅基地给亲属时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继承人必须具有户籍,且宅基地的土地面积、赠与税等方面也有其规定。
总之,农村宅基地可以过继给亲属,但需要遵守当地政策和规定,履行相关手续,也需要注意继承权和使用权的区别,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