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家长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孩子的抚养权由法院判定,而其中最常见的情况是由母亲抚养孩子。但如果母亲是残疾,孩子是否还可以被判定由她来抚养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残疾并不等同于无法照顾孩子。残疾母亲同样可以对孩子做到照顾、教育和培养等职责。因此,只要残疾母亲能够履行母亲应尽的职责,她就有资格争取抚养孩子的权利。
然而,在实际的诉讼过程中,残疾母亲争取抚养权的难度会比较大。一方面,法院会考虑孩子的利益,如果母亲的残疾导致她无法很好地照顾孩子,法院可能会判定父亲来抚养孩子。另一方面,不少父亲也会利用母亲残疾的缺点来争取抚养权,这使得残疾母亲的抚养权更为困难。
针对这样的情况,残疾母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通过法律途径证明自己眼下、以后都有能够照顾孩子的能力,如聘请保姆、亲戚帮助等措施;二是通过社会资源网络争取帮助,如在社区寻找志愿者帮忙;三是亲自向法院申明抚养孩子的意愿以及自己的能力和条件。
总之,母亲是残疾并不意味着她就无法争取抚养孩子的权利。母亲只需要证明自己有能力照顾、教育和培养孩子,她就有可能获得抚养权。当然,在诉讼过程中把握好证据、利用好社会资源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