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家庭中的孩子抚养权并没有法定的规定,因此很难在法律上找到确定孩子抚养权的具体条款。但是,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儿来说,多数情况下,法院会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母亲。
这是因为,在孩子处于婴儿期的时候,母亲是孩子最主要的照顾者,又因为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非常地依赖母亲,所以法院通常会偏向于把孩子抚养权赋予母亲。此外,如果孩子已经与母亲住在一起,并且母亲能够提供孩子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充分的爱护,那么法院判决抚养权属于母亲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完全没有机会争得孩子的抚养权。如果父亲能够提出充足的证据,证明自己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照顾,那么法院仍然会考虑将抚养权判给父亲。此外,如果母亲有严重的不良习惯或行为,如虐待孩子或孩子的监护人,或者存在诸如恶意拒绝父亲与孩子的交往等行为,那么法院也可能会剥夺母亲的抚养权。
总之,孩子的抚养权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的,这需要综合考虑双方的生活条件、照顾能力、家庭关系等因素,并且需要根据孩子的最大利益来做出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