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过程中双方达成的一种协议,涉及到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一些离婚案件来说,离婚协议的达成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议,减少各种离婚纠纷的发生。
但是,如果离婚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则是无法得到法律认可的,即使已经签署了离婚协议书,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在制订离婚协议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将有可能导致离婚协议无效。
一般来说,离婚协议的财产分割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进行,其中,财产共同所有原则是最基本的。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所有,离婚时应当共同分割。但是,至于如何具体分割和分配财产,则需要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协商来确定,但必须遵守财产共同所有原则。如果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方式违法或不合理,则该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例如,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双方共同所有的房产只归其中一方所有,并未进行适当的财产分割,这种协议显然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因此无法得到法律认可。
总之,离婚协议财产分割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否则会涉及到违法问题。夫妻双方在制订离婚协议时,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遵守法律原则,保证协议的合法性,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