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抚养权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通常情况下,抚养权由父母行使,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双亲离婚或其中一方去世,直系亲属、扶养人等其他人也可以得到抚养权。
在离婚案件中,如果父母不能达成协议,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抚养权的判决。如果没有达成协议,但是双方都符合条件,直系亲属是可以申请抚养权的。直系亲属申请抚养权会根据它们的利害关系对案件作出判断,比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叔叔阿姨等的利害关系将会被考虑,以决定是否应当授予他们抚养权。
但是,直接抚养人能否申请抚养权,要根据情况而定。比如,如果直接抚养人是未婚的父亲或母亲,可以申请抚养权,但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要有稳定的工作、住房和良好的生活环境等。如果直接抚养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非直系亲属,则需要证明父母不能履行抚养义务或将对孩子造成危害等情况,才有可能获得抚养权。
总的来说,抚养权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有权获得抚养权,而不仅仅是直系亲属或者双亲。在判断抚养权的归属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证最大限度地维护孩子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