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是指夫妻自行协商、达成一致的离婚协议,不需要通过法院的审判程序。在协议离婚中,夫妻双方可以解决离婚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那么,在协议离婚中,夫妻一方能否分到对方的财产呢?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财产分割的原则是平等互惠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夫妻双方应该根据婚姻期间的经济贡献和共同财产原则将财产进行平等分割。因此,在协议离婚中,夫妻一方想要分到对方的财产,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原则上不能分到对方个人财产
夫妻个人在婚姻中所持有的财产,在离婚时应该归还原有所有人。因此,夫妻一方在协议离婚中,不能分到对方个人财产。比如对方父母送的礼物、继承来的遗产等都属于个人财产,不能作为离婚财产进行分割。
二、必须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在协议离婚中,夫妻一方想要分到对方的财产,必须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比如,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为对方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或者为对方工作或经商做出重要的贡献等情况,都可以作为分割对方财产的依据。
三、需要另一方同意或者法院判决支持
在协议离婚中,夫妻一方想要分到对方的财产,需要得到对方的同意或者通过法院审判程序得到法院的支持。如果对方不同意或者法院判决不支持,则无法分到对方的财产。
综上所述,协议离婚中,夫妻一方想要分到对方的财产,需要满足以上几个条件。在协议离婚时,夫妻双方应该保持理性、公正,尽量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离婚财产分割问题,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