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协商一致之后达成的一份协议书,涉及到离婚后的财产分割、抚养子女、财产赡养、家庭债务等方面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是具有一定的保障的,起诉时也是有效果的。
首先,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是和法律规定的原则相一致的。我国民法总则第五十二条规定:“民事主体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自愿订立合同,其法律地位受到保护。”离婚协议是一份法律上的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凡是符合合同法的规定的协议,都具有法律效力,离婚协议也不例外。
其次,离婚协议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离婚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不得有强迫、欺诈等恶意情况存在。此外,离婚协议还需要符合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如不违反我国婚姻法、民法总则、合同法等规定。
最后,离婚协议起诉时的效果取决于起诉的目的和具体情况。如果起诉的目的是要求诉讼程序对离婚协议进行确认或者强制执行,那么离婚协议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如果诉讼程序中发现离婚协议存在不合法情况,比如被强迫签订或者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规定,那么协议的法律效力会受到挑战。
总之,离婚协议起诉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具体还需要根据协议的内容和法律规定的情况来定夺。为保障离婚协议的有效性,建议夫妻双方在协商过程中理性对待,注意协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若不确定具体情况,建议寻求专业律师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