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获取拆迁协议是确保权益的一种有效方式,但也要注意并非总是能够完全保障权益。如果签署的协议得到批准并被城乡规划部门正式认可,那么该协议就有可能有效保障被拆迁人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
对于被拆迁人来说,签订拆迁协议的几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被拆迁人需要了解拆迁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规避不法中介或者当地人员的欺诈行为。其次,在联系拆迁处置单位或城市规划部门时,要尽量了解相关条款,协助相关部门达成合理的协议并尽量避免不利于自己的条款。
一旦双方达成协议,很多人会认为签署合同是无用功,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它承载着双方达成的共识,可以证明双方协议的内容,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签署合同时,被拆迁人应该认真阅读合同内容,确保其中不会存在损害自己的条款和合理的赔偿、安置等方案,并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拆迁情况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协议被违反或者无法得到了认可,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也就没有了保障作用。因此,被拆迁人需要保持警惕,确保拆迁协议能够被国家、企事业单位认可。如果协议无法被认可,那么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等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签订合同可以保障被拆迁人的利益,但是要注意签订合同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同时在签署之前要谨慎慎重地考虑和审查合同内容,并尽可能要求专业法律人员协助。只有具备了这些保障措施,才能在拆迁中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