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指公务员或者其他担任国家、集体工作人员职务的人员,以虚假的截单、收据、凭证,伪造的纪录、账目、财务报告、审批决议等方法,虚报、瞒报、错报财产收支,私分、截留、挪用、侵吞、食宿、擅用公款,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危害极大的罪行。
对于挪用公款罪怎么查到证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开展调查:
1. 对资金流向进行调查:调查挪用公款的罪犯在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将公款挪用以及挪用的金额大小,检查被监管单位的资金使用与支出是否存在异常。
2. 突出重点岗位的审计:针对财务、财务管理、领导岗位等人员进行审计、核查工作,着重关注这些岗位的审批和决策流程,从中寻找挪用公款的迹象和警报。
3. 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查:通过检查归集数据的文件和制定分析性程序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对公款的去向、使用、偏离的时间等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和推理,以公款去向是否遵循正确的流程和程序予以判断。
4. 向有关单位、个人调查取证:若是凭借现有资讯不能说明挪用公款情况,会进行询问邻居、亲属、同袍、下属等人,发现可利用的细节。询问由关照副局长、“好帮手”如经纪人、公司财务人员等,使得一些细节完整直观的呈现在公诉人面前。
总之,挪用公款罪的调查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多维度的,这需要执法机构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分析能力,同时要有耐心和恒心,不断的深挖细节,发现问题,并根据证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打击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