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商定离婚相关事项的文件,其中包括财产分配、抚养子女、债务分担等。离婚协议可以规定夫妻双方分担原有的债务,但无法完全避免债务责任。
首先,离婚协议需要经过法院审查和确认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离婚协议中规定的债务责任违反了法律规定,法院将会予以否定。比如,夫妻双方约定一方不承担婚前债务,这种约定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因为借贷合同是以个人为基础签订的,婚姻关系并不会对借贷关系产生影响。
其次,即使离婚协议成立,原有的债务并不会因为离婚而终止,金融机构会根据借贷合同向借款人追索借款本金和利息。如果夫妻双方约定一方承担所有债务,但这个人无力偿还贷款,那么债权人将会向另外一方追偿。
总之,离婚协议可以规定夫妻双方的债务责任,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债务责任。离婚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之前,应该了解自己的债务状况,确保协议合法有效,避免日后因此产生纠纷。同时,也应该在协议中规定清楚对方违约后的赔偿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