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极其违法的行为,是指个人或单位使用属于公共性质的资金,以个人或单位自身的名义进行支配、占用、挪用等行为,该行为不仅危害公共财产安全,损害公民权益,也有损违法者自身利益。因此,被抓获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要想确定挪用公款能否被抓到,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挪用金额的大小:挪用公款金额越大、严重,被发现的概率也越大;
2.涉案人员的公共形象和社会声誉:如果涉案人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一旦被曝光挪用公款的事实,其形象和声誉将受到极大的打击,因此所处的舆论环境也会对案件的处理产生影响;
3.司法机关的侦查能力:侦查机构在调查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手段,包括取证、审讯、突破等等,也会对案件的处理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4.法律程序和证据是否充足:案件处理过程当中是否能够令涉案人员完全承担罪行并且被判刑,这是判决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体来说,如果涉案人员挪用公款金额较大、涉及重大的社会利益,那么被抓获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涉案人员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侦查机关的侦查能力和法律程序都比较充分,被抓获的可能性也是较大的。不过,无论如何,挪用公款都是一种不合法、不合理、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会使涉案人员承受法律上的严惩,还会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在工作和经济活动中,公款尽量不要被占用或者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