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属于渎职罪。渎职罪是指依据法律、法规或职务规定,公职人员违背职责或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主要包括行贿、受贿、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泄露国家秘密、内部信息等。挪用公款侵占了国家和公众的财产,违背了公务员的职责,因此也属于渎职罪。
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将公款用于个人目的,包括非法占用、侵吞、挪娶等方式,导致国家和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职务规定,必须保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而非以自己的私利为先,挪用公款违反了上述原则,是一种典型的渎职行为。
如果公职人员被发现挪用公款,一般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依据我国《刑法》第382条规定:“公务员挪用公款、财物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法律规定了挪用公款的最高刑期,想要避免违法挪用公款的风险,公职人员必须时刻铭记职责,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公共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