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经过协商达成的一份协议,用于解决离婚后涉及到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但是,在一些情况下,离婚协议可能会出现作废或者无效的情况。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情况:
1. 违反法律法规:如果离婚协议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公序良俗的规定,那么这份协议将是无效的。比如说,双方协议房子归一方所有,但是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这种协议就是违法的。
2. 强制或欺诈:如果一方通过威胁、恐吓、利诱等手段强制对方签署离婚协议,或者一方隐瞒自己的财产状况或其他重要信息,导致对方在签署离婚协议时无法做出充分的知情选择,这样的协议也是无效的。
3. 离婚协议约定无效:如果离婚协议的内容约定明显违背了公序良俗或者法律法规规定,比如约定夫妻离婚后不得再婚,这样的约定也是无效的。
4. 离婚协议内容与公序良俗不一致:如果离婚协议的内容与公序良俗不一致,对社会公共利益有严重影响,比如涉及到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财产分割等,法院也会将离婚协议作废。
总之,离婚协议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规定,如果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签署的合法协议,双方需要认真履行约定。如果离婚协议存在上述情况之一,受害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对方重新商议或起诉其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