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夫妻离婚时,如果双方财产没有达成协议,则需要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分配。但如果双方达成了财产协议,财产协议的效力取决于协议的内容以及实施的情况。
首先,财产协议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在我国,财产协议的内容应以夫妻双方真实意愿为基础,符合法律规定,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方合法权益。如果财产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则无效。
其次,在财产协议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公证或者归档备案。公证可以证明夫妻双方的真实意愿,并保证协议的合法性。归档备案则可以确保协议的可执行性。
最后,如果财产协议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果协议中涉及到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且财产协议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违法行为,另一方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夫妻离婚时的财产协议是有效的,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进行公证或者归档备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