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后,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夫妻应当依法将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达成财产协议是一种常见的方式。那么,夫妻离婚后财产协议的效力如何呢?
首先,财产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否则将被视为无效。比如,夫妻离婚后协议中规定的财产分割比例必须是合理的,不能有一方被损害的情况。此外,协议中还涉及到债务承担、房产、股票等财产的转移等,都应当依法具体规定。
其次,夫妻离婚后的财产协议应当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不能有强迫、欺诈等情形。如果协议是一方强迫另一方签定的,或者一方在签订协议时隐瞒了财产情况,导致协议产生重大不公,这种协议是无效的。
最后,财产协议需要办理公证或司法确认手续才能生效。只有经过公证或司法确认的协议才能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在签订协议后,双方应该及时到公证处或法院办理相关手续,以达到生效的目的。
总之,夫妻离婚后达成的财产协议是有效的,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并经过公证或司法确认手续。如果协议存在问题,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或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