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指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政府为了解决拆迁户住房问题而兴建的新房,主要是供那些因为拆迁而失去住所的人们居住的。在中国,政府为居民建设拆迁安置房已是常态,这也是政府为民办事,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举措。
考虑拆迁安置房能否拿得问题,一般来说,拆迁户是可以拿到拆迁安置房的。其实,无论是在搬迁解困中还是在扶贫攻坚中,政府都会为居民提供低价房。比如在南方城市,政府为低收入居民和特殊困难居民专门建设的“廉租房”就是西安的“保障房”等等。
拆迁安置房通常都是由政府出资兴建,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资金、土地资源的收益以及建设单位的自筹资金,建造质量高、维修等方面也由政府承担。且在住房分配方面,优先考虑拆迁户,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补贴。可以说,与本应该要付出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拆迁户通过拿到拆迁安置房已经得到了实质上的减免,减轻了部分负担。
再者,拆迁安置房本身就是为那些因拆迁而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建设的,它是由国家提供的公共福利项目。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不仅是国家的法定任务,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拆迁安置的过程中,拆迁户需要与政府、承包方签订相关的合同,以此规范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并保证房子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拆迁安置房是由政府为了解决因拆迁而无家可归的民众提供住所,也是一项公共福利项目。因此,拆迁户可以通过正当手段获得拆迁安置房,也应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和合同条款合理使用和维护住房,共同建设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