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平等协商,达成离婚协议并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方式。在离婚协议中,夫妻双方不仅需要协商财产分割,还需要考虑债务的处理方式。
一般来说,夫妻共同承担的债务包括共同债务和相互个人债务,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所共同承担的债务,如房屋贷款、车辆贷款等;相互个人债务是指每个人自己在婚姻期间单独产生的债务,如信用卡欠款、个人贷款等。
在协议离婚中,夫妻双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商讨债务承担方式,可根据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分担:
1.共同债务平分:夫妻双方将共同债务平均分担,各自承担一半。
2.按比例分担:夫妻双方将共同债务按经济能力分摊,根据各自收入比例分担。
3.责任分担: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明确每个人需要承担的债务责任,按责任划分分担。
4.个人债务自行承担:在离婚协议中,各自承担自身在婚姻期间产生的个人债务,相互不承担对方个人债务的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在离婚协议中规定的债务承担方式需要经过司法机关的审查认可才能生效,如果离婚协议中没有明确规定债务承担方式,或者规定不明确、不合理,会导致后续诸多纠纷和不良影响。因此,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规定债务承担方式时,应该慎重考虑,确保公平合理、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