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协议签署之后,双方达成协议,解除婚姻关系,若出现争议或不满意,必须再次起诉,有可能会影响离婚协议的效力。然而,离婚协议在法律上的效力并不是绝对的,因此,如果离婚协议不合法或违反了法律规定,双方仍有权向法院起诉。
离婚协议的效力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1)协议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2)协议的签署是否自愿并且事先听取过律师的建议;3)协议是否违反公序良俗。
如果发现离婚协议存在以下问题,可以起诉要求修改或撤销:
1.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规定:比如财产分割不合理或赡养子女的义务不充分等。如果涉及到子女抚养,保护子女利益是至关重要的,法院会根据当前情况判定是否符合法律标准。
2.协议签署不自愿或者未听取律师建议:在签署协议之前双方需要签署撤销反悔协议。如果不能证明协议的签署是自愿的,或者一方没有听取律师建议,那么协议是可以被判定失效的。
3.协议不符合公序良俗:菲薄的离婚补偿,甚至是赡养费不合法。如果协议违反了公序良俗,法院也有权利撤销协议。
总之,离婚过程中协议的签署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方式。在签署协议之前,应该充分听取专业化的法律建议,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如果存在争议,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