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是指离婚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方式。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协议离婚后,一方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提起重新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诉讼时效期限是指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满的时间。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逾期不起诉,则被告可以以诉讼时效为理由拒不接受诉讼。
但是,在离婚诉讼中,特别是协议离婚的情况下,情况略有不同。协议离婚一旦生效,就相当于双方当事人已经自愿放弃了婚姻权利和义务。因此,在离婚诉讼中,协议离婚后多久不能再起诉的问题,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已经生效的离婚协议,双方不能随意撤销或者改变协议内容。如果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生效后,因为某些原因或者冲动,想要再次离婚,此时即使在3年内提出诉讼,也是不合法的。
2.如果离婚协议没有生效,且达成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反悔,拒绝执行离婚协议,而另一方当事人想要离婚,此时可以起诉离婚,并获得法院判决。但是,如果离婚协议在诉讼期间生效,此时原告起诉已经没有意义。
总之,在协议离婚后多久不能再起诉的问题上,必须分清离婚协议是否生效。只有在离婚协议没有生效的情况下,离婚当事人才能够起诉离婚。如果协议已经生效,则原则上不能再提出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