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其主要犯罪对象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国有公司等具有公共性质的单位。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非法挪用公款的行为应当受到惩罚。具体的刑罚是由法院依据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侵害公共利益的情况、有无自首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判定的。
一般来说,非法挪用公款的刑罚种类包括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并且要配合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附加惩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如果犯罪嫌疑人情节较为严重,如挪用公款数额特别巨大,造成了严重社会影响,那么刑事判决时刻也会相应加重。如果行为性质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法挽救的损失,那么犯罪嫌疑人将对其所犯错误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总的来说,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法律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为了避免自己因此而成为罪犯,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法制观念,不能违法乱纪,更不能触犯法律底线。只有遵纪守法,才能够安享和谐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