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行为已经构成了贪污罪、受贿罪等罪名,并将根据犯罪情节不同对其进行量刑。一般情况下,挪用公款数额越大,量刑也就越重。
挪用公款十万元的情况下,应被定罪为较轻的贪污罪。根据《刑法》规定,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贪污案件,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较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对于挪用公款十万元的案件,量刑应不低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能加以罚金。
但具体的判刑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被告人是否有自首情节、是否恶意累犯、是否有退赃等情况。如果被告人有自首情节或退赃,可能会对判决造成一定的缓和作用。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挪用公款可能带来的社会损失,法院将根据具体细节判定一个合理的刑期。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伤害了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也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对此类犯罪行为的严打力度,以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