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挪用数额的大小进行判定的。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将会被认定为“特别重大的挪用公款罪”,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如果挪用数额不到100万元但超过50万元,被认定为“重大的挪用公款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如果挪用数额在5万元以下,则被认定为“一般的挪用公款罪”,可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因此,挪用公款罪5万元的案件,一般情况下会被认定为“一般的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是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但是,具体的量刑还要考虑到案件中的具体情况,例如挪用的目的、挪用的手段、挪用的数额是否给国家造成了影响等等。同时,被告人是否有自首情节、是否有立功表现、是否积极赔偿挪用的公款等情况也会影响量刑的结果。
总之,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需要严格打击。任何人都不应该挪用公款,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进行量刑时,需要综合考虑案件中的多个方面因素,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出合理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