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抚养权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教育和保护的法律权利和责任。法律规定,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可以在子女成年前行使抚养权,但具体到失效年龄则没有固定的规定。
一般来说,在未成年子女达到18岁之前,父母可以行使其抚养权。但是,如果孩子已经结婚或自己已成年独立,父母的抚养权就自然而然地失效了。此外,在父母离婚后,法院通常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长需要判断谁具有抚养权,并做出判决。
然而,即使孩子已经成年并独立,父母仍然有义务向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以确保其基本生活需要,这被称为赡养义务。赡养义务一般会一直存在直到孩子完全独立或者父母自己没有能力提供支持为止。
此外,未成年人的抚养权可以由法定代理人或其他监护人来行使。例如,父母难以行使抚养权时,其他亲属或法院指定的特定人员都可以被指定为监护人。
总之,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在他们成年之前可以行使,但具体失效年龄并没有固定的规定。父母的赡养义务则会持续到孩子完全独立或者父母自身无力承担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