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离婚需要事先签订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是夫妻离婚的重要文件,具有合同法律效力。离婚协议书需要经过合法性验证和审查,并经双方签字确认后才能生效,一旦生效就具有法律约束力。那么,如果夫妻改变离婚协议内容,是否需要办理变更手续呢?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转移、变更、解除离婚协议,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定程序,也就是需要执行一定的法律流程才能生效。如果离婚协议书中的某些条款需要修改,则需要进一步沟通和商议,达成新的协议内容,然后进行书面确认和签字。此时,夫妻双方需要重新签订离婚协议书,并在公证机关进行公证,这样才能确保新的离婚协议合法有效。
此外,夫妻双方在签订新离婚协议书后,需要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申请,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民政部门需要对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核,确认新协议与原协议的一致性,并核实夫妻双方签字、公证等情况。如果确认新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且双方自愿离婚,才会批准申请。只有办理完上述手续并经公证机关和民政部门确认后,新的离婚协议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否则仍然以原离婚协议为准,任何方面的变更都是无效的。
因此,为了让夫妻能够依法离婚,以及维护离婚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离婚协议书的任何变更都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定程序,需要重新签订协议并进行公证,并向民政部门提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