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在公职人员或者负责管理公共财产的人员职务期间,以个人或者他人名义非法占有或使用公共财产的行为。如果被发现挪用公款,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首先,挪用公款是违法犯罪行为,涉及刑事责任,如果被起诉定罪,可能会面临监禁、罚款等处罚。根据中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一般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次,挪用公款还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和职业前途。一旦被起诉定罪,将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个人信用评级,对以后的借款、信用卡申请、租房等可能产生影响。同时,被定罪的人也将难以再从事相关职业,甚至会被开除公职。
再次,挪用公款还会导致社会声誉受损,个人形象严重受损。挪用公款属于不诚信的行为,一旦被曝光,将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谴责,很可能会被社会公众所唾弃。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涉及到多方面的严重后果,个人和家庭都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公职人员和负责管理公共财产的人员要时刻保持廉洁奉公的原则,避免出现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