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出纳挪用公款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查实情况并进行处理。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查找途径和处理方式:
1. 对账核实:可以通过对银行账户、支票、现金等账目进行核实,查看是否有不合理的支出和收入情况,比如出纳向私人账户转账或用公款购买个人物品等。
2. 审计查账:可以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公司账目进行审计,查看是否有出现不合理的财务情况,如存在大量退款或付款差异,申请冲销未得到财务确认等问题。
3. 内部调查:可以通过内部调查了解出纳是否存在挪用公款、私吞经费等行为,查看是否有工作流程和财务预算的合理性等问题。
处理方式:
1. 追回挪用资金并追究责任:如果确实存在挪用公款的情况,公司应立即收回挪用款项并启动法律程序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比如开展测算和组织审计等。
2. 全面加强内部管控:公司应全面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监管措施,提高财务审核、统计、监控能力,加强预算控制和财务监管制度。
3. 建立风险提示机制:公司应建立督查依据,设立风险提示机制,及时掌握与财务管理相关的重大风险事件,并对风险事件进行分类、分级、量化,强化对企业财产的保护。
总之,公司应尽快采取行动,及时查实出纳挪用公款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内部管理,防范和控制风险,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能够长期持续地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