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并不是判定抚养权的具体金额,而是依据双方财产状况、收入情况、婚姻家庭情况等多个因素来判断孩子的生活需要和双方经济能力,从而作出抚养费的判定。
根据我国新《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及其他无法独立生活的家庭成员,由离婚双方扶养并肩负相应责任。抚养费是离婚夫妻按照法律责任自主协商或法院判定应由一方支付的费用。
在具体判定抚养费时,法院会考虑以下因素:
1.孩子的日常生活开支
包括饮食、住宿、教育、医疗、交通等费用。
2.父母的收入和财产状况
判定抚养费的数额时,并不是单纯以父母的月收入作为基准,还需要考虑父母的固定财产和负债。比如,如果一方有多套房产、股票等,那么这个人需要支付的抚养费自然会高一些。
3.抚养方所在地区的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不同,同样的费用在城市和农村的支付能力也不同。因此,法院也会考虑抚养方所在地区的消费水平等因素来进行量化。
总之,法院在判定抚养费时,并没有固定的标准金额,而是结合双方的具体情况做出判定。因此,在离婚前,夫妻双方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生活需要,并协商达成一个合理的抚养费数额,避免到最后由法院进行裁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