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务员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将职务上的资金或者财物挪用或者非法占有的行为。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针对挪用公款犯罪的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
在我国,挪用公款犯罪被定为刑事犯罪。依据刑法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犯罪的价值通常是很高的,因此多数被定罪的人也面临着严厉的刑罚。对于挪用公款犯罪的处罚,一方面是要求犯罪者退赔所挪用的公款,另一方面是判处刑罚,包括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等。
新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或财物的数额达到500万元或以上的,将被认定为严重的挪用公款、财物罪,犯罪嫌疑人将会面临一定的刑期,在牢狱中度过时间。同时,此类的犯罪情节更严重者还可能会被判处罚金。
在挪用公款的刑罚中,罚金是一个很少被涉及到的地方。因为大多数挪用公款的犯罪嫌疑人所挪用的金额都非常巨大,通常会影响到公共财政安全。因此,除退赔所挪用的公款外,大多数挪用公款的犯罪嫌疑人都会被判具有实际意义的刑期,以示对此类犯罪的严惩和震慑效果。
总的来说,挪用公款犯罪是违法犯罪行为之一,其后果严重,给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针对挪用公款犯罪的处罚应当足够严厉,以确保公共资金的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