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不正当的手段占用、挪用或者盗用公共财产,不仅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还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
如果挪用公款被发现,首先会被立案调查,然后可能会被依法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的情况严重程度不同,而罚款和有期徒刑也不同。如果挪用公款的金额较小,则只能被罚款;而如果有多次挪用公款行为,且金额较大的情况下,则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
此外,如果挪用公款所涉及的金额特别大,甚至涉及到国家安全、涉及横向和纵向关系复杂,则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总之,挪用公款不仅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还可能面临甚至灭绝前途的代价。因此,公职人员和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反腐斗争,树立起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维护社会公正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