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达成的一致意见的书面文件。在离婚诉讼中,如果双方能达成妥善的离婚协议,法院经过审查,判决离婚协议生效,即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离婚后一方不认同协议,那么离婚协议是否生效就要考虑具体情况了。
首先,如果离婚协议不违反法律规定,且未涉及到公序良俗等不可协商的事项,则法院判定协议有效。如果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签订后反悔,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离婚协议,但是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协议对自己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如果法院审查认为确实存在协议的缺陷或者不当之处,会判定协议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其次,如果离婚协议违反法律规定,比如损害子女权益、违反财产分割制度、违反公序良俗等,那么协议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事人签订了协议,法院也不会判定协议有效。如果离婚协议是在强迫、欺诈、威胁等情况下达成的,法院也会判定协议无效。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的生效取决于其是否违反法律规定,是否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损害,以及在签订协议时是否存在强迫、欺诈等行为。如果存在上述问题,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协议。在离婚协议的签订过程中,当事人应该慎重考虑,并在具体情况下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