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是指政府对城市建设需要对部分地区进行拆迁,对被拆迁的居民进行必要的安置。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如果出现争议,可通过仲裁途径解决。
首先,申请人需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此次拆迁安置中存在瑕疵,例如政府部门未履行相关法律法规,拆迁安置赔偿不合理等问题。然后,申请人需寻找地方人民政府的仲裁机构,如市、县人民政府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在申请仲裁时,申请人应该书面陈述争议的具体事实和请求,提供证明材料。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将组织双方进行听证,听取双方的证据和意见,进行调解或仲裁。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将依法确认并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无法达成调解协议,仲裁委员会将进行仲裁,并制定仲裁裁决书作为最终解决方案。
申请人也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但是由于司法程序较长,且费用较高,仲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和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式,更适合处理拆迁安置纠纷。
总之,拆迁安置纠纷必须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寻找到相应的仲裁机构进行申请,并遵守仲裁程序,在听证中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仲裁机构的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均要遵守执行,达成最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