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指以职务之便,将公共财产或集体财产挪为个人或者他人使用或者占有的行为。挪用公款罪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如果被判定挪用公款罪,肯定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因此,挪用公款罪被抓了能判缓刑吗?需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应该看被告人是否具备缓刑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告人在犯罪后能够自愿认罪、积极赔偿损失、表现良好等,可以作为判决缓刑的理由。因此,如果被告人在认罪态度上表现积极,并将所挪用的公款返还,在自愿认罪的基础上赔偿全部损失,另外表现良好,可以认为其具有刑法规定的缓刑的条件。
其次,需要看所挪用的公款数额大小。如果被告人挪用的公款数额比较小,不足以构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且在挪用公款的过程中没有造成重大后果,也可以作为判决缓刑的理由。
最后,也需要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被告人挪用公款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和不安,如果仅仅轻罚或者不罚,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例子效应,对社会治安稳定和公共利益的维护都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罪被抓了能判缓刑吗?要看被告人是否具备缓刑的条件,所挪用的公款数额大小,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如果被告人具备缓刑的条件,所挪用的公款数额不是很大,同时社会公众的利益也能够得到有效维护,那么可以考虑判决缓刑。但是,如果情节比较严重,应该严格依法判决,不能轻易判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