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可以帮助夫妻协商解决离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避免争吵和法律纠纷,但并不代表它能够完全取代离婚诉讼程序。
首先,离婚协议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双方在签署协议时应当在法律的指导下签署,一旦签署之后就应当认真履行。但是,如果双方在签署协议后出现重大纠纷或者一方背信弃义不履行协议,另一方仍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其次,离婚协议能否直接去离婚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如果双方已经就所有问题达成了共识,并且协议非常详细、完整、合理,而且没有出现重大争议,那么可以直接根据协议提起离婚诉讼。但如果协议存在过多的模糊、漏洞或不合法的条款,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重大争议,就需要进行司法裁决或调解,或者修订协议。
总之,离婚协议虽然是离婚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并不代表可以完全代替诉讼程序。如果需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应当在协议签署前咨询律师,并在协议中尽可能详细地规定各种情况,避免留下任何漏洞。同时,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双方应当认真遵守,否则还是需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