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车祸后,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会先进行私下协商,以达成赔偿协议。如果当事人能够就赔偿事宜达成共识,那么就不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是,如果当事人不能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那么就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在此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起诉对方。
然而,一旦当事人选择了私了,那么对方就会要求签署协议书,以达成之前所商定的私下赔偿协议。此时,如果受害人签署了该协议书,那么受害人就放弃了起诉的权利,因此,以后就无法再次起诉肇事者。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撤回协议书,重新起诉对方。通常情况下,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肇事者没有履行之前所达成的私下协议,或者达成的私下协议不公平等。
在中国,民事赔偿诉讼的法定时效期限是两年。也就是说,如果受害人在两年内没有起诉肇事者,那么就会失去起诉权利。当然,也有一些情况例外。例如,当事人在受伤后被送往医院,而医院的治疗时间超过两年,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视情况将时效期限延长。
总之,车祸私了后是否还能起诉,是取决于当事人在签署赔偿协议书时是否有放弃起诉权利。如果没有,那么当事人可以选择在法定时效期限内重新起诉。但是,如果当事人签署了协议书并放弃了起诉权利,那么就无法再次起诉。若是情况比较复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