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女方可以获得孩子的抚养权的年龄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一般来说,法律并没有规定性别在抚养权中扮演了多大的角色,而是关注于孩子的最大利益,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看孩子的年龄和需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通常会将孩子的抚养权赋予母亲,因为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提供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满足孩子的日常需求,比较容易满足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第二,看双方的情况。如果双方都有稳定的工作和住房,没有不良嗜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且都对孩子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掌握技能,那么双方都有可能得到孩子的抚养权。
第三,看婚姻或家庭的原始状态。如果离婚前家庭中的孩子主要由母亲照顾,那么在离婚后母亲得到孩子的抚养权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除此之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法官也会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孩子同性别父母满12岁、异性别父母满10岁都可以选择抚养自己。此外,如果孩子都已经过了抚养阶段,法官可以按照孩子的意愿给予抚养权。
总的来说,女方获得孩子抚养权并没有相对应的年龄标准,而是需要对母亲和父亲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当然,在判别抚养的时候,往往需要评估的因素十分多样化和综合,最终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父母的管教能力等方面,还要综合法官的判断和自身的需求和能力,同时也需要尽可能地维护孩子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