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罪行,一旦被发现,就需要依法追究刑责。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是有一定的参考标准的。那么,如果有人挪用公款45万元,应该如何判刑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受贿罪的量刑标准来参考的。根据我国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下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
那么,根据受贿罪的量刑标准,挪用公款45万元应该如何判刑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挪用公款应该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判定。一般来说,挪用公款数额越大,判刑就越重。
根据以上量刑标准,挪用公款45万元的犯罪行为,应该属于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情形。因此,根据以上量刑标准,该案件的刑事责任人应该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标准,具体判刑还需要根据案件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考虑被告人的犯罪动机、情节、认罪态度等各种因素,并参考同类案件的判决结果,最终确定刑期和罚金金额。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罪行,犯罪者应该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挪用公款45万元的犯罪行为,应该按照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量刑标准进行判断,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