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政府为了进行城市重建、扩建等工程而拆除房屋后对被拆迁者进行的一种安置措施。由于拆迁导致居民失去了住房权益,所以政府会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安置房,保障被拆迁者的基本生活。在一些城市,有些被安置居民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而将拆迁安置房挂牌出售,甚至改名字后再转手。这种行为并不合法,且容易涉及到刑事问题。
首先,改名字并不影响房屋的所有权、产权等基本属性,安置房的性质不变。因此,在安置房改名字后出售,只能被视为违法行为,且房屋的交易因为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而被认为是无效的。如果被发现涉及到改名字的房产交易,涉案者将面临有关法律的制裁,甚至会被裁定刑事犯罪。
其次,改名字后出售安置房的行为还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种行为的出现表明安置政策的实施存在缺陷,受损居民的利益也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一旦这种情况扩散,将引起全社会对政府安置政策的不信任,对政府造成信任危机,不利于维护政府的威信。
综上所述,拆迁安置房改名后出售并不合法,涉及到的交易也是无效的,涉案者容易被处罚。政府应加强监管,完善安置政策,确保居民被有效地保障,为城市的合理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