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夫妻双方已经达成协议,离婚的过程也可以变得相对简单。然而,如果夫妻双方达成的协议不符合法律的规定,那么这份协议将会被视为无效。
以下是离婚中常见的6种无效协议:
1. 强制性分担财产:如果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规定了分财产的事项,但是分配明显不合理或违反法律规定,则这份协议会被视为无效。
2. 监护权与探访权:如果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规定了孩子的监护权、探访权等问题,但是规定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孩子权益的,该协议也会被视为无效。
3. 恶意降低赡养费:如果离婚协议中规定的赡养费不符合法律规定,例如明显低于孩子的生活标准或者降低赡养费的原因是出于恶意,则该协议也将被视为无效。
4. 隐藏财产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规定了财产分配问题,但是其中一方通过隐瞒、转移财产等方式影响财产分配的,该协议也会被视为无效。
5. 虚假协议:如果离婚协议中存在虚假协议,例如虚构收入情况等,则该协议也会被视为无效。
6. 法定离婚程序未完成:如果夫妻双方已经达成了离婚协议,但是法定离婚程序未完成,例如法院未审核、未审理完成等情况,该协议也会被视为无效。
总之,在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应该谨慎考虑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免达成的协议被视为无效。如果伴侣双方无法自行达成协议,他们应该寻求法律帮助,以确保协议符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