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用公款或挪用公款属于违法行为。公款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收到的财政拨款、贷款、捐助、借款、收益等资金,是纳税人的钱,必须用于公共事务和公共财政支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
盗用公款是指公务员将单位的公款通过非法手段、假账等方式转移至个人账户,或用公款非法牟利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犯罪。
挪用公款是指公务员将单位的公款用于不当用途,包括个人支出、投资理财等非公共事务和公共财政支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构成行政违法。
盗用公款和挪用公款都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财产利益,也造成了公共信任危机,破坏了公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对公务员进行违法行为的惩处,是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稳定和公共道德的必要措施。
因此,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必须加强公务员管理,完善财务监管体系,增强公款使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并加大打击违法盗用和挪用公款的力度,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权益,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