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成员依法批准占用的用于自己居住和生产经营的土地承包地或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制,不能买卖、转让或抵押。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存在诸多争议和纠纷,如权属不明确、扩大占用、转租转让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若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存在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土地管理部门介入调解,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调解不成,则需要依据法律程序进行诉讼,让法院对纠纷进行裁决。
如果当事人存在违法行为,如进一步扩大占用、变更用途等,土地管理部门有权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将其拆除并进行处罚。
总之,农村宅基地纠纷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当事人应该认真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尊重土地管理部门的权威决定,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