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是指在宅基地使用权及其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确权、登记、颁证和备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它能够帮助村民明确宅基地的权属和使用范围,促进宅基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据国家宅基地制度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宅基地确权已经结束,共确权登记了1.3亿户农户,占到全国农村宅基地总户数的97.9%。其中,西藏等有住户最少的省份完成率也超过了90%。
宅基地的确权登记是一项长期要做的工作,它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说:
1. 明确权属:确权登记能够帮助农民明确自己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从而消除农村住房产权多头认定的隐患,为农民工程建设和产权交易提供了法律保障。
2.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可以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与城市的融合。
3.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确权登记能够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宅基地的潜力,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
总之,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农民解决土地资源的问题,提高其经济和社会地位,同时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在确权登记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配合做好各项工作,这样才能让确权登记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