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和挪用公款都属于行政失职犯罪范畴。如果一个公职人员玩忽职守挪用公款,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具体来说,玩忽职守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中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法律、法规,造成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财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而挪用公款罪则是指公职人员挪用公款、公物、公文或者其他公共财物的行为。
一旦被定性为玩忽职守挪用公款的行为,公职人员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玩忽职守罪被判刑不超过三年或者拘役;挪用公款罪被判刑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因此,可以看出,挪用公款的行为比玩忽职守的行为更严重,也更加受到法律的严格制裁。
当然,对于公职人员的行政失职行为,除了刑事处罚外,还可能面临政治、纪律、行政处分等处罚措施。这些处罚措施也是对公职人员违法行为的惩罚方式,有助于维护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形象,防止其滥用职权、疏于履职。因此,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预防和打击行政失职犯罪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