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农村居民以及集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居民小组等)利用土地兴建住房、生产设施、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的用地,是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基本所需,也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石。农村宅基地的确权是其合法权益的保障,未确权的农村宅基地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安全风险。未经过合法的确权程序,权益状态不明确,容易引发纠纷和诉讼,给申请人及其家庭带来安全隐患。
二、无法获得土地使用权证。未经过确权程序的农村宅基地,缺乏土地使用证明,难以获得相关的信贷支持和政策优惠,也难以接收正规的市场交易。
三、无法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未经过确权程序的农村宅基地,不能享受相关政策的优惠,包括土地、环保、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无法享受国家政策的保障。
四、失去投资价值。未确权的农村宅基地缺乏权益保障,也失去了其投资的价值和资产的变现。
因而,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宣传和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农村居民、集体组织了解相关政策,并积极参与到确权工作中来。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登记、审批、监管等机构,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处理相关纠纷事件,有效保障农村宅基地的合法权益,为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法律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