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一件极其繁琐且复杂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财产分割问题。财产协议是指离婚双方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所签定的书面协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财产分割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经过公证或审判方能生效。因此,离婚财产协议若未经过法律程序的认证,不具备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双方签订的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应。
一般来说,离婚当事人应该在办理离婚手续的同时,提出财产分割协议,进行公证或者向法院申请审判。在这种情况下,协议一经生效,便具有法律效力,即使其中规定存在不合法的情况,也必须依法执行。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离婚财产协议必须公平、合理,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离婚财产协议违反了法律法规,具有明显的不合法性,那么双方签订的协议就不能成为法律条款的内容,也就不能具备法律效力。因此,离婚双方在制定财产协议时,需谨慎考虑并咨询专业人士,确保合法性和有效性。
总之,离婚财产协议必须经过法律程序的认证,才能具备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离婚双方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建立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财产分割方案,确保协议的生效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