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农村拆迁协议是有效的,但要具体看协议中的内容。如果协议是经过双方协商达成的,内容明确,义务清晰,且有法律保障的话,那么协议是有效的。但如果协议是单方面规定,没有双方协商过程,条款不清晰,未经过法律认可,则协议是无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拆迁管理条例》,拆迁必须符合合法程序和合法权益保护,必须经过公示、听证、协商等程序,并给予合理补偿和安置,同时必须落实法定程序和实行合同承诺,遵循公正和透明原则。
因此,如果协议明确规定了补偿款及安置条件,并在适当的时间内予以履行,那么协议是有效的,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农民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但有一些情况下,协议并未得到有效的履行,可能是因为政府部门没有按照约定给予补偿,或是农民方面未能按约定交付土地,或是协议条款含糊不清,难以落实等因素,这种情况下,要考虑是否需要寻找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总之,农村拆迁协议有效与否要视具体协议内容和法律保障程度而定。为了避免纠纷和损失,建议农民在协议签订前和政府部门充分沟通,确保协议的规定明确、具体,并尽量向律师咨询查看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