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或者其他与公共财产有关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权、职责上的瑕疵,将公共资金攫取为己有或者挪用、侵占的行为。对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所以一旦发现有挪用公款行为,就需要立即查处。那么,挪用公款怎样查呢?
一、审计机关查处
审计机关可以依照职权,对涉嫌挪用公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审计监督,通过查账、审计、核算,发现挪用公款的证据。审计机关可以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发出调查通知书,要求配合审计工作,并按照审计要求提供需要的资料。审计机关可以从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获取有关信息。
二、检察机关查处
检察机关依据自己的职权和法律规定,可以对涉嫌挪用公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审查和起诉。检察机关可以在侦查阶段侦查,也可以在审判阶段提出公诉。
三、公安机关查处
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的一种,涉嫌挪用公款的行为,往往涉及刑事犯罪,所以公安机关有权在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对涉嫌挪用公款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侦查、抓捕、起诉等行动。
四、监察机关查处
监察机关可以依照职权,对挪用公款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涉嫌贪污行为的公职人员进行纪律审查和追责。监察机关一旦发现挪用公款的行为,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作出相应批准,可以对涉嫌违法行为的人员进行带回问话等措施,以确保其配合调查。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是一种涉及刑责和行政责任的行为,应该通过公检法部门进行查处,整治恶劣现象,保护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