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拆迁安置房是政府在城市更新、城镇化进程中为解决城市老旧住房问题而对拆迁户提供的居住安置房。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拆迁安置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具备住房的基本功能和安全性。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建筑物必须安全和稳固,可以正常生活。
2.匹配拆迁户的原有住房面积。 许多地方规定,拆迁户获得的安置房面积必须不小于原有住房面积,并且与原住房的使用用途相同或相近。
3.地理位置相近或更好。拆迁安置房必须要比原房屋的地理位置更好或者至少与之相当。
4.满足入住要求。 一般入住条件包括申请人的户口、家庭成员数量、年龄等等。
对于拆迁安置房的期限,政策并未做具体规定,但一般来说,许多城市通常要求购房人或拆迁户必须在安置房内居住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意味着房屋的产权归属仍在政府手中,而居民仅仅拥有使用权,直到满足规定的入住要求和年限才能分配产权。这是为了防止一些人通过倒卖安置房牟取暴利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拆迁安置房也可以选择现金补偿,也就是说拆迁户可以选择将拆迁房屋的原值作为补偿,自行购买房屋,而不一定要选择政府提供的拆迁安置房。在这种情况下,居住期限和产权归属等问题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当地的政策进行具体分析。